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清代词人吴小姑遗事

海南日报 2020-09-06 08:40
■孔见

时人编辑的《中国词学大辞典》,海南岛只有二人的作品收入其中。一个是明代内阁大学士丘濬;另一个则是自号海山仙人的清代女子吴小姑,《海山仙人词》(署琼山吴小姑著)收入她的十首词,但前面的序文与题咏多达八十余篇,可见其身后哀荣之盛。但关于这位灵秀的女子,没有专门的文献记录,只能从她残存的词篇、旁人所写的诗话中,窥见其斑驳的身世与行迹。

“休停屐,学士庄瑶峰侧,是侬家第宅。”从她的文字可以知道,其家就住在州城西北边一个叫高坡的村落,丘濬所建的学士庄附近,去丘家与海瑞家不远,是一座上规模的宅院,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千金。上辈先人是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待过。她通常把州城叫做琼城。《七娘子·高坡晓望》一词的上半阕,描绘的大概是她家外围的场景:“银云铺遍千株树。此中大有幽人住。忽睹遥村,微闻犬吠,荷樵人踏山花路。”高坡地方树木扶疏,十分幽静,住着许多像她这样的幽人。从楼上眺望,远处时常有担柴人,在开满山花的小路上走过,惊起一阵阵犬吠。下半阕则是她日常生活的内景:“昨宵看月香犹炷。小姑偕向门前步。罗袜轻寒,筠帘映影,晓鸦啼破琼城雾。”穿着罗袜,房间的窗户挂着竹帘子,赏月时还不忘燃上一炷香,而且可能就是海南的水沉,或鹧鸪斑。可见,她的生活精致雅逸,没有泥土与牲畜的气息。作为富足人家的小姐,她似乎不为生计操劳,除了读书填词,更多是四出游冶,赏花弄草。她曾经穿着绫罗的衣服,在杨姓小妹陪同和春婆的向导下,游步到憨山大师曾经到过的玉龙泉,并用词(《念奴娇·杨氏娣偕游玉龙泉》)记下了那里的光景:

苍山一桁,过桥头古刹,此身如画。树罩小溪云淰淰,真向罗衫轻泻。导路春婆,携笺小侄,兴会淋漓者。银涛喷涌,讶龙头欲变化。

正合涤笔冰池,泛觞石濑,任凤鞋游冶。新荷幽香通佛座,四面阴寒苔瓦。半幅村墟,阖家行乐,添几重佳话。摹成粉本,后人情亦牵惹。

她轻盈的脚步,曾经跨进新坡的冼太夫人庙,仰望这位让男人羞愧难当的巾帼英雄,赞叹她的赫赫威仪与千秋功业(《满江红·梁山谒谯国冼太夫人庙》):“想当日、锦幢宝幰,灵旂猎猎。铜鼓声传儋耳峒,银刀影冷骊龙穴。到而今,奇甸仰鸿慈,留旌节。”完了,还咋舌嘲笑当世将帅害怕寇雠,连一个妇道人家都不如。颇有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意思。

在偏僻的琼州,如此才情出众的纤细精巧的女子,男人见了都觉得自己俗,手中的绣球寒碜得抛不出来。事实上,她嫁过了海峡,成为潮汕秀才邱玉珊的小妾。千里姻缘如何相会,邱因何与小姑相遇于琼城,已经杳不可考。邱秀才著有《粤海镜要》《松寮诗话》等,还是个地理专家,热衷于海岸疆土的勘察,“海疆厄塞,了如指掌,总戎争延襄幕”。因此极有可能,他是到海南来作地理调查时,通过一同在广州考举的朋友牵线,与吴小姑结缘的。此时的他已经是有妇之夫,甚至儿孙满堂,年龄至少是小姑的两倍以上。按说,这样的婚姻并不平等,而且缺少生理基础,是不应该幸福的。然而,这对老夫少妾,后来琴瑟和鸣,过得十分令人羡慕。他们共同酝酿的蜜汁,不仅渗透了生活的细节,也流入了文字当中(《南乡子·古长乐州旅次》):“侬是女书生。小住灵山山秀灵。夫婿善调金缕曲,词成。常付双鬟唱不停。”看来,这个邱秀才颇为浪漫,不仅会填词,还会弹琴谱曲。小姑的新词出来,他便跟进谱曲,交与丫鬟一同弹唱开来。

小姑称丈夫为“金门夫子”,想来邱玉珊的祖籍可能是金门,但此金门究竟何处,已不得而知。她像女儿一样爱着这个老人,并给他写了许多温馨却不肉麻的诗。一次,她不知何事到海口千户所去,回高坡自己家时,途经大云寺,看到刺桐花开得正艳,便即景填词,献给了心爱的金门夫子。她已经无视世间千万男人的赳赳存在,不再伸头窗外去东张西望了。嫁给邱秀才后,便随夫君渡海到了潮汕。在海上,云鬓低挽的她频频回首,含泪写下了《法驾导引·前题》。

进入一个新的家庭,跟素昧平生的人,朝夕相处在同一个屋檐下,不免磕磕碰碰,弄不好会陷溺于纠缠不清的是非旋涡。但小姑似乎很幸运,婚后的生活依然轻松而温馨。当着私塾教师的金门夫子,对这位小妾呵护备至。一首题为《踏莎美人·村居乐》的词,呈现了中世纪士人的家庭生活:

竹外有梅,柳间有月。况兼泉涧流声活。便携雅嘴掩柴门,好把唐诗几句教稚孙。

灯影机声,茶香松韵。商量明白开香酝。夫君家塾说书回,好事多陈蔬果共传杯。

她生活的道具有诗卷,也有袅袅沉香,甚至还要微醺的美酒(《李紫酺先生惠寄<香梦春寒馆诗选>,吟谢》):“新诗一卷,芸窗细读,合把浓香熏透。笑檀郎、耽清坐,难掩侬、短长吟口。……消闲却忆,小园梅绽,曾酿半壶冬酒。好沉醉、研磨私评,那人领首。”从文字作品看,小姑离开家乡之后,并非一去不还。迷恋旧巢的她,曾经携夫回来琼城,并留下诗踪词影。渡海返琼的途中,她也填了新词,此时跃然纸上的,完全不同于离岛的心情(《法驾导引·随金门夫子渡琼海》):“珠帆挂,珠帆挂,碧海蹙银涛。漫说湘灵能鼓瑟,天风不藉紫檀槽。龙女兴犹豪。”

在岛上的日子,她曾经陪夫君出游一些名胜,其中就有被道家列为全国二十四福地的陶公山。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先人葬在那里。他们此行的目的,是祭拜娘家的祖坟,希望祖宗能够保佑子孙的安康与发达。回来后,她写了一首题为《步蟾宫》的诗,还附了序言:“陶公山道,书称仙家二十四福地,中有清泉洒于崖壁。居人产女尤美。随金门夫子游此,前往桃客村,拜先太翁媪墓。”

在历史的夹缝里,一个女子能遇上此般光景,就算是十分侥幸的了。可惜是自古红颜多薄命,良辰美景奈何天。据海南诗人周济夫考证,她仅仅活了二十七岁,而且还是虚岁。在《海山仙人词》所附的题咏里,有罗嘉蓉秋圃氏题七绝四首,其中有这样的句子:“记得前年秋送郎,病中脱钡助行装”;“岂料郎归依已仙,华问露结泪珠圆”。诗句透露了小姑香消玉殒的过程:那年秋天,金门夫子出门远游,到底是去上京应试,还是考察地理,已弄不清楚了。临行前,已经生病的小姑,还帮助夫君整理行装,叮嘱他路上多加小心。但等不到夫君回来,她就已经一命归天了。时间“当为咸丰一年(公元1851年),假如小姑卒于此年,则往上推二十六年,小姑当生于道光五年,即公元1825年”(《吴小姑与其<海山仙人词>》,周济夫《琼台说诗》147页。线装书局,2015年)。

金门夫子回到家里,已经不见小姑的影子,看得到的只是她留下的绝命词(《雨中花·绝命词》):“妾命危如花上露。持不律、待檀郎顾。写不成诗,醒翻如梦,身暂尘寰住。金甲神君来保护。恨只恨、命难逃数。鸳枕轻抛,云軿急驾,忍向蓬莱渡。”心魂不宁的她,感叹自己生命如同朝露,抱着深深的遗憾与怨恨驾云西去。

小姑的夭亡,对金门夫子无疑是极大的打击,但这种打击只能由他自己承担。据《柳堂诗话》叙述:“小姑既逝,翁日趺坐松寮,焚香供像,年近九旬,犹手作蝇头楷字,抄小姑诗词,千里外邮寄柳堂,属采入诗话。”金门夫子活得很长,将满九十岁的时候,人们还看到他用蝇头小楷,一撇一捺地抄写小姑的诗词,并嘱托远方的友人,将其收入选本,使她灵性的生命得以传续,可见其用情至深。茫茫人海中,小姑嫁给这样痴诚的老夫子,实在也不算冤枉了。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南陵徐乃昌刊印《小檀栾室汇刻百家闺秀词》收吴小姑《唾绒词》一卷(即《海山仙人词》),有词十首。罗汉民所作的序言中,说小姑“庶知不栉进士,无愧翰院家风”的说法。周济夫先生据此推断,吴小姑极有可能是《四库全书》编修、一度掌教琼台书院的吴典家族的后人。

新闻推荐

东太农场公司:舌尖文明 从我做起

践行“光盘行动”,倡导舌尖文明。最近,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地处山区的东太农场公司兴起,广...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