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商潮涌
文\海南日报记者王迎春
从崇山峻岭之间奔涌而来,流至缓和之势,又变得舒展多情。丰盈润泽的万泉河仿佛大地的动脉,世世代代滋养着一方土地,哺育着一方人。
两岸是广袤、肥沃的耕作土地,山野和乡间四时都披绿挂翠,河里有丰富的水产,万泉河畔的人民置身于这个“自然宝库”,生活所需多取自其中。
这条经济“动脉”不仅慷慨地滋养着沃野千里,而且为琼海输送了富庶与文明。昔日的万泉河,曾是海南水上航运最为繁忙的一条河,在近代琼岛的商业发展中发挥了“黄金水道”的功能,让琼海迎来了波澜壮阔的商潮。
风调雨顺润大地
万泉河的碧波穿谷而过,徘徊在平阔的原野之上,在此繁衍生息的万泉河子民,过着山水相依、靠水吃水的生活。
在万泉河的中下游两岸,多是平原、平台或丘陵地,沟渠纵横,主要种植着水稻、蔬菜、杂粮和经济作物。这是人类开拓万泉河最早的稻作文化区域,也是万泉河自古以来的“粮仓”。
除了基础的粮食作物,大甲的青皮柚、阳江的火龙果、大路的莲雾、中原的菠萝,皆为誉满于世的琼海名品。两岸人民抽水灌良田,肥沃的土地、丰泽的水源孕育了这些优势产业。
好山好水孕好土,琼海人在这片沃土上种植的第一个橡胶园,栽种的第一株胡椒,开创了我国热带经济的先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离不开曲折盘桓、滋养大地的万泉河。
“母亲河”总是被大自然赋予奇力,她富有传奇色彩,福泽一方。汇聚地方水系于一身的万泉河不仅为土地创造了良好的灌溉条件,被其所影响的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也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万泉河对沿岸农业的影响之一就是调节了当地的小气候。”琼海籍旅游地理学家杨冠雄说。在万泉河的滋养下,繁茂的热带林木调节着气候、调控着雨量,让琼海的年均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风调雨顺带来丰收。
黄金水道兴商埠
人因水而活,城因水而兴,沿河两岸的物阜民丰驱动了商贸的兴盛与繁荣,万泉河可谓是开启了琼海七百年的商业发展史。在《琼海商潮纵横》中写道:“正是有了万泉河的水运,才有了乐城的悠悠古韵,有了嘉积商镇的鼎盛繁华,有了"岛东商埠"的灿烂传奇,有了博鳌的厚积薄发。”
海南岛北部台地和平原的地形与中部山区截然不同,造就了两大区域的生物分布生长和产业形态的明显差异,因此物资的交流、产品的流通成为必然。作为联系中部山区和北部台地的纽带,万泉河注定要成为水上贸易的黄金水道。
万泉河曾一度是海南水上航运最为繁忙的河流,河畔的渡口既是泊船的码头,又是集市贸易的商埠。这条短而壮的河流由西向东流贯琼海全境,自入海口博鳌逆流而上,先后出现了乐城、嘉积、文曲、椰子寨、文堂、石壁、船埠等8个商埠。
元大德四年(1300年)乐会县迁治乐城岛,这一决定无疑推动着全县商业的兴旺繁盛。因为乐城地处万泉河水路枢纽,四面环河且河道宽阔,水利交通得天独厚。明清六百年的时光里,乐城一直作为乐会县进出口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在整个乐会县的商镇中执牛耳地位。
琼海兴商,商兴琼海,琼海经明清六百年商业之发展,终在民国初期迎来了波澜壮阔的商潮。商潮以成埠于明初的嘉积为中心展开,嘉积也因此赢得了“琼崖第二商埠”的美名,成为仅次于海口的第二大城市,商业繁荣程度与日俱增,商街纵横、商铺林立、商贾云集。
嘉积商埠的形成,其地理位置是成因之一,黄金水道万泉河流经嘉积处,河床开阔,水流放缓,天然形成码头渡口,促就人气聚集。嘉积又位于整个琼海境内的中心,自然成为物资集散的不二选地,“岛东商埠”的地位实至名归。
而与嘉积成埠时间相差300年的船埠,是万泉河中游河段最后一个泊船的码头。船沿万泉河逆行至船埠,河床变狭,水流湍急,礁石密布,便不能再向上游行驶,需在船埠停靠上岸。
这是个水路和旱路相交汇的商埠,万泉河上游的山货和下游的洋货皆在船埠中转,因此在船埠聚集的生意人中,经营山货的“挑担商”和经营洋货的“船工商”都十分典型。
万泉河下游的洋货(日用品和工业用品)在船埠也需下船卸货,转手销售,“船工商”此时再从靠肩挑走山路至船埠交易的“挑担商”手中购进山货。而万泉河自石壁到船埠五十里水路,不仅要途经河湾,还得过险石壁滩,因此“船工商”的辛苦甚至超过“挑担商”。
下转B07版
新闻推荐
俯瞰博鳌东屿岛。记者刘洋摄万泉奔流四方聚,大道今日又同春。连博鳌本地人都会惊叹这里每一年发生的巨大变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