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海南> 今日琼中> 正文

王天忠扎根基层司法所工作31年,亲历“跑断腿”上门调解、大喇叭广播普法等传统方式,见证黎母山黎村苗寨法治变迁 百姓从暴力解决问题到寻求调解

法制时报 2019-09-18 07:35

王天忠与办案法官对当事人一方单独调解记者高凌 摄□本报记者张星李传敏

开栏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海南省政法系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本报今起开设专栏,报道70年来特别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省政法工作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讲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海南政法故事”,记录海南省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群众安居乐业和法治海南建设作出的贡献。

脚蹬一双布鞋,头戴一顶草帽,肩挎一只水壶,骑上自行车就出发……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基层司法工作者的缩影。由于辖区地处山区,通讯不发达,再加上黎村苗寨村民存在方言交流局限,对司法工作者的要求别样“苛刻”。

琼中县黎母山镇司法所所长王天忠,在司法系统工作31年,他是司法变迁的实践者、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把31年的青春尽情挥洒在他为之不懈追求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中。他参与见证基层司法行政的成长与变迁,也感受到海南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中带给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无限惊喜与自豪。

近日,记者采访了王天忠,通过王天忠讲述扎根基层司法行政一线31年的亲身经历,记者真切感受到基层司法工作者为民服务的变与不变。

过去进村入户调解

靠自行车和两条腿

1988年,王天忠初到琼中县司法局工作,就被指派到黎母山镇担任司法助理员一职。从此,他踏入了司法行政的行列,成为一名司法行政人。

一开始,他只能借用黎母山派出所的一间瓦房和一个办公桌,一个档案柜,成了一个“光杆司令”。面对这样的窘境,王天忠并未灰心和气馁。那时候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基层司法工作全靠自行车和两条腿。

1995年,黎母山司法所正式成立,王天忠任所长。但是,当时的基层司法所基本上属于“一穷二白”的状况,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合署办公,既无专用的办公场所,更无必要的办公设备。一名所长,身兼数职,既是所长、人民调解员,又是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起工作常常是有心无力。

“硬件的缺失,人员的不足,让那时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举步维艰。”王天忠告诉记者,加之群众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上门到司法所咨询法律知识或者要求调解的群众少之又少,对司法所主动到基层开展的法治宣传,群众都爱搭不理。

王天忠说,面对重重困难,所有的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都和他一样默默坚持着。他们用愚公移山精神孜孜不倦地培育着法治的土壤,用水滴石穿坚忍不拔的精神夯实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

“有时候下雨天,山路泥泞,来回一趟需要两三个小时。”说起调解工作,退休村干部王兴运向记者回忆说,当时他担任新林村委会书记兼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经常与王天忠一起进村入户调解,有时候碰上下雨天,路滑不敢骑自行车,又没有别的交通工具,只能步行到村民家中。有时候调解完了,天也黑了,我们只能摸黑下山。“王天忠的这种不怕吃苦、爱岗敬业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王兴运说。

“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办公楼,还成立了专业的司法工作队伍,所里也配备了摩托车。”王天忠说,2003年7月黎母山镇司法所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方便了群众,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百姓由暴力解决问题

到主动寻求调解

“要起诉到法院,赔偿的金额不一定比现在协商的多,且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比这个多。”9月11日9时许,记者在现场看到,王天忠与琼中县法院湾岭法庭的包点法官文志娟分别用普通话和苗族语言与在场9位当事人及家属进行协商。

经过3个多小时的“背靠背”调解,王天忠与文志娟最终敲定了以52万元作为本案的最终赔偿金额,随后组织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室当场签订调解协议,约定次日下午3时当事人到司法所当面将赔偿款付清,并做下一步的司法确认。

“这次调解我很满意,不仅效率高,双方的意见也达到了高度的一致,要是搁在30年前,真是要跑断腿也难解决。”王天忠满脸笑容地向记者介绍,同样的案件搁在几十年前,既费时又费力。

王天忠回忆起1989年6月的一天,也是调解一宗类似的人身损害纠纷案,当时为了几十元的医疗费,双方都动起了手。再加上当时交通不便利,他一个人骑着一辆自行车来来回回在山里10多趟,到当事人家里进行调解,耗时了大半个月,最终才化解纠纷。

“现在调解效率快速提高,跟法院派驻包点法官协助调解矛盾纠纷、对群众进行常态化普法是分不开的。”王天忠说。

“过去遇到问题靠暴力解决,现在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就找司法所,真正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王天忠说,百姓的这些变化令他欣喜。

从利用大喇叭广播普法

到智能机器人随时“讲法”

“湾岭到黎母山镇开车也要20多分钟,而且有时候雨天山路泥泞不好走,花费的时间太多了,幸亏现在不用每次都亲自跑过来,对一些日常的普法、法律咨询问题都可以通过"法小智"机器人来解决。”作为黎母山镇的包点法官,文志娟深有感触地指着黎母山司法所里的一个机器人告诉记者。

在文志娟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一台高约1.4米的人工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法小智”。“我看到了一个穿白色衣服的小姐姐,你好,我是法小智……”(下转7版)

(上接1版)当记者一靠近,机器人诙谐幽默的语气一下子把在场的群众都逗乐了。

“听您这么解释,我就明白了,谢谢您。”随后,记者看到黎母山镇居民王春林正通过机器人的“纠纷解决平台”与在琼中法院值班的法官进行视频对接,在咨询了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权相关法律规定后,如释重负。

王春林告诉记者,她姐姐与姐夫之间因离婚产生纠纷,本想去法院咨询清楚该如何解决,但山路难走,交通不便,拖了很久,姐姐又不识字,她只好过来帮忙咨询。

“通过视频交流咨询,法官详细告诉我应该准备什么资料,找什么部门,真的太方便了。”王春林说着竖起了大拇指。

“从前为了普及法律知识,我们经常趁每个村子放电影前,利用大喇叭开始宣传。”王天忠回忆说,由于都是黎村苗寨,有时候大家听不懂就让村干部站在一旁翻译。一开始大家都抱着好奇和质疑的态度,宣传次数多了,配合着生动案例来讲,大家也逐渐认同。有的村民还会在法治宣传活动结束后追过来咨询。

如今普法从一两个部门“主演”向“导演”转变,从“独唱”向“合唱”转变。各个村里都张贴宣传标语,司法所经常还会进村发放宣传手册、利用普法讲座、微电影、“法小智”等多种形式和手段进行宣传。从黎族苗族老人到刚踏入校门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法律的重要性,并且知道遇到问题要用法律的手段去解决,不再单靠“磨破嘴、跑断腿”,王天忠为此十分高兴。

“传帮带”助年轻干警成长

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多元化快速调解矛盾纠纷、智能化服务群众,把司法优势资源有效投入乡村……作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这些年王天忠亲眼见证了普法工作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方式。在他的带领下,黎母山司法所在司法工作上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因工作成绩突出,王天忠曾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全国普法先进个人”“海南省调解能手”“海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今年以来,黎母山司法所共受理案件68宗,成功调解了67宗,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但这些荣誉,在王天忠看来,是司法所集体的荣誉,是大家“摸着石头过河”走出的坚实步子。

“我是80后,入所的时间也不长,是所里最年轻的司法干警,通过一步一步跟着所长学习,收获很多。”说起王天忠,司法助理员王子立指着一柜子档案说,黎母山司法所每年都要调解各类案件上百宗,案件调解成功率基本保持在96%以上,而这些案子基本都是王天忠亲自把关,对所里的干警确实起到了“传帮带”作用。

黎母山镇地处琼中、屯昌、儋州三县市交界处,属于琼中的黎族、苗族人口大镇,全镇总人口约5万人,各类纠纷案件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天忠从31年前一个人“单打独斗”到现在不仅有4位司法干警协助工作,还有包点法官及时参与解决重大、疑难案件;从借用派出所办公室,到现在拥有独立的办公楼;从挨村普法到现在群众主动上门咨询法律……王天忠说,伴随着祖国繁荣昌盛,自己也有幸亲历见证了基层司法工作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作为一个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我将继续扎根基层,为百姓解决矛盾纠纷。”采访结束,记者一行驱车沿着山路蜿蜒而下,黎母山的风景渐行渐远,而王天忠铿锵有力的话语,犹然在耳……

新闻推荐

琼中岭头居六队集中清理历史垃圾

本报营根8月9日电(记者李梦瑶)8月6日,本报曝光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岭头居六队人居环境存在不少卫生死角的问题后,该辖区...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