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升级,师资强化,琼中太平学校教学质量与生源双双回升大山里的教育翻身仗
■本报记者李梦瑶
时而猛轰油门,时而小心刹车,一辆喘着粗气的破旧摩托车,载着两个人,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吊罗山乡驶出,略显吃力地翻过座座山梁,一个多小时后才抵达县城。
李秋霞坐在摩托车后座,一路上紧紧抓住爸爸李春南的腰。这是过去数年间,父亲送女儿上学的场景。父女俩每周至少要像这样往返两趟。
“要不是为了孩子,谁愿意这么折腾?”李春南说,吊罗山乡其实就有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但这些年,他宁愿舍近求远将孩子送去县城,甚至海口的学校读书,“乡里那个,哪有学校的样子?”不仅是他,吊罗山乡的家长们都想法子送孩子出去读书。
李春南口中那所不成样子的学校,叫作太平学校,是琼中最偏远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学生逃课、打架是家常便饭,教师队伍也十分涣散。”2017年9月,海南面向全国招聘引进优秀校长,当44岁的罗勇通过竞聘成为太平学校校长时,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围墙、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脏乱差”学校,是一个教学质量连续多年全县倒数第一、36名学生集体辍学、初中6个班班主任陆续“罢工”的“烂摊子”。
但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时,李春南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将女儿从海口的学校转到太平学校读书。
怎么会选择回来?5月28日,海南日报记者刚踏进太平学校,答案似乎跃然眼前——原先坑洼的沙石操场铺上了塑胶跑道与人工草皮,教学楼里增设物理、化学、生物、音乐、美术、图书和多媒体等学科的教学设施设备,食堂、厕所、宿舍等场所宽敞明亮,整所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太平学校的操场旁甚至还有一个泳池,是今年年初修建的,转学来的李秋霞正赶上了好时候。“刚开始爸爸让我转学回来,我还不太乐意。”不过现在,李秋霞省去了外地求学的奔波之苦,在太平学校就能上游泳课,还可以从陶艺、二胡、舞蹈、播音主持等10多个校园兴趣社团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参加。
一个偏远的山村学校,哪来的钱升级这些“软件”“硬件”?
借助国家及省、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政策,太平学校获得1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我们师生齐动手,自己搬砖、拉土、种树,把钱花在刀刃上,包括兴趣社团也都是由有兴趣特长的语、数、外等任课老师兼任。”罗勇说,眼看学校一天变一个样,大伙有了成就感,精神上更有干劲,教学氛围也跟着积极向上起来。
同时,太平学校还借助海南“好校长、好教师”引进工程和琼中相关引才工程,面向全国先后引进教师13人,通过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教风学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2019年,太平学校初三毕业升学考试全县排名大幅提升。这所学校的点滴变化,家长们都看在眼里,很快掀起了一股生源回流潮。
4年来,太平学校在校学生逐渐由410人增至563人。如今,吊罗山脚下,琅琅读书声正越发响亮。
(本报营根
5月31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传敏通讯员陈奕超)5月20日上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和平镇法治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乡镇法治服务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