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连冠到“销声匿迹”,如今二次创业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伟茶厂“复生”记
■本报记者李梦瑶于伟慧
3月1日清晨,位于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加钗农场新伟茶厂的茶园一片新绿。几名茶农双手翻飞间,一片片清香稚嫩的芽尖落入篮中,在经过杀青、揉捻等工序后,这些贴着“新伟牌”标签的茶叶将出现在海口、三亚等地的茶叶市场。
时隔近10年,“新伟牌”茶叶又一次出现在市场上。
凭借口感香醇、色泽鲜绿、回味甘长的特点,“新伟牌”茶叶曾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蜚声岛内外。与风生水起的白沙绿茶、白马骏红等海南茶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伟牌”茶叶此后却并未乘势而上,而是逐渐归于沉寂。
如何让脚下广阔的茶园焕发新绿,解开转型“死扣”?依托农场企业化改革浪潮,自去年10月起,新伟茶厂重新调配资源,将茶产业与当地乡村旅游等有机融合,迈出品牌复苏与创新的步伐。
风光不再
穿梭于海榆中线红毛段的山间小径,一畦又一畦的茶树层层叠叠。上世纪70年代初,海南省国营新伟农场创建,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六师十九团的知青们肩挑手扛,在此挥锹种下一片片茶山。
“这一带地区终年云雾缭绕,酣雨充沛,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新伟茶厂厂长覃建生还记得,自1980年正式投产后,“新伟牌”茶叶迅速在垦区及周边市县声名鹊起。“新伟牌”茶叶于1987年至1992年连续六年获得粤、桂、琼三省区农垦绿茶质量评比一等奖。
然而受政策、市场、生产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茶厂生产效益持续下降,再加上加工设备的老化,“新伟牌”茶叶面临退市的窘境。
茶叶加工厂关了,百余名茶农该何去何从?彼时,农场不得不将这片茶山拆分成千百个小块儿,由农场茶工及加工厂工人8亩、10亩的承包管理,再将茶青原料运送至乌石农场的岭头茶厂进行统一加工,以“白马岭”茶叶品牌行销市场。
收购茶青原料的价格并不算太高,不少茶工干脆放弃茶叶种植,转而种植效益相对高的木薯等作物,这也让新伟茶厂的茶园种植面积一度从鼎盛时期的8000余亩萎缩至750亩。
二次创业
曾参与新伟农场茶园建设的知青陈燕钊,退休后留守在农场附近开了一家饭店。“喝了几十年的新伟茶,早就已经离不开了。”可让陈燕钊离不开的新伟茶,这些年却一直披着其他品牌的“外衣”,这使得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茶厂干了几十年的覃建生,同样憋着一股劲儿。历经农场改革、茶厂改名甚至停产后,早已退休的覃建生于去年接受农场返聘,成为新伟茶厂的新一任厂长。
时隔近10年后再度恢复生产,对于茶厂而言并非心血来潮。事实上自1980年投产起,新伟茶厂便将营业执照、生产条码及注册商标存续至今。
“去年年底正式投产后,我们的茶叶很快就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在琼中当地更是刮起了一股喝"新伟牌"茶叶的"怀旧风"。”覃建生向海南日报记者透露,上周他们又接到一笔金额5万元的订单,这也让他笑称“新伟牌”茶叶的复出之路并不如想像的那般艰辛。
茶旅融合
“新伟牌”茶叶的复出之路,是基于农场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继新伟农场被合并入加钗农场后,2014年3月,海南省农垦国营加钗农场正式移交琼中县政府属地化管理,在收到当地政府给予的新伟大道道路改造、公租房项目动工等民生“礼包”后,广大农场干部职工的困难得以解决。
“现在农场免费将茶园承包给我们,采摘茶青后再卖给茶厂,多的时候一天能采200多斤。”在农场一系列促进茶叶生产的措施下,退休工人郭苏文夫妇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对多年荒芜失管的6亩多亩茶园进行复垦。
和郭苏文夫妇一样,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开始动手清理已经荒废的茶园,新伟茶厂的茶树种植面积回升至如今的1500亩,预计年产茶量2.4万公斤。“除人工种植的茶,我们还有近100亩的野生茶,及生长在海拔700米以上的雨林茶,满足了不同客户群的需求。”覃建生说。
可“复生”后的“新伟牌”茶叶在消费者中知晓率并不高,打响品牌谈何容易?去年年底,琼中县政府主办了一场热带雨林徒步挑战赛,以新伟农场为起点的线路途经葱郁茶山,吸引上百名户外爱好者参赛。“看的是景,卖的却是茶啊!”依托当地政府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红利,覃建生正琢磨着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产业基础,将茶产业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希望能打造出新伟独特的茶旅品牌。
蛰伏了整个寒冬后,茶树带着它酝酿已久的生机随万物一起复苏。新伟茶厂的春意,来得并不算太晚。
(本报营根3月3日电)
新闻推荐
琼中民族思源实验学校学生在上课。(琼中宣传部供图)全面改薄前的吊罗山中心小学。(学校供图)全面改薄后的吊罗山中心小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