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绘就民生新图景 共享美好新生活

三亚日报 2020-12-23 00:59

俯瞰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本报记者 陈聪聪 摄

本报记者吴合庆

“孩子在这里上学比原来方便多了。”说到孩子上学,抱安村二队村民吉永成脸上洋溢着笑意。今年9月,育才东方红小学新址校园揭牌开学,吉永成再也不用赶20多公里路送孩子去上学了。“新学校建成,漂亮又宽敞,孩子还可以住校,放心又安全。”

“十三五”期间,三亚下大力气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一项项具体的惠民工程化为涓涓细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人民群众在点滴变化中体会到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三亚市委、市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

家门口可以读名校

暖冬季节,坐落在天涯区凤翔路的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校园里,学生们正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作为天涯区第一所基础教育名校,该校解决了周边居民孩子的就近入学。“这几年,三亚教育上的投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可谓是大手笔。”陈运恩在三亚负责基础教育工作,对三亚基层教育的变化感受颇深。

除了基层工作者感受深刻以外,还有乘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之风,来三亚干事创业的国内外人才。

“我刚开始来三亚的时候,心里有些纠结,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这些能保障吗?”来三亚两年多后,落户在三亚中央商务区的北京某科技公司总经黄海平说,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的两个孩子入读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后,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人也更自信。

高位嫁接优质基因,三亚教育系统用真金白银筑巢引凤。“十三五”期间,三亚市教育总投入28.08亿元。按照教育提升工程建设规划,新改扩建项目40余个,新增学位20090个,人大附中三亚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三亚附属中学、新天涯中学、寰岛实验小学、东方红小学及其附属幼儿园已完工并开学。截至目前,三亚已引进或正在洽谈的合作办学项目共计13个,其中已落地招生项目8个、筹建项目1个、在谈项目4个,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引进项目各区全覆盖,老百姓家门口的名校越来越多。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三亚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化作一项项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将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如今,三亚的孩子可在家门口读名校,在市委、市政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劲头下,正在逐渐转变为老百姓感受最直接的民生“亮点”。

就医更方便了

“以前一去医院就买药回来囤,现在好了,家庭医生都会帮我把药送到家。”今年36岁的村民李森盛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又因多发血管母细胞瘤下肢关节畸形,行动不便,家庭医生到村巡诊时将药品送到他手中,并详细注明用法和剂量。对于政府推行的“家庭医生”,李森盛满心欢喜。

和李森盛一样满心欢喜的,还有受益于三亚市人民医院和崖城卫生院建立起紧密型医联体的洪阿公。今年6月,63岁的崖州区村民洪阿公因病到崖城卫生院治疗,后出现发烧未消退、咳痰困难且病情反复等情况。崖城卫生院紧急将洪阿公转诊至三亚市人民医院,并开通绿色通道为老人做CT检查、诊治。急救车24小时待命、名医专家下乡坐诊、5G远程诊疗服务……通过医联体帮扶,上下联动“零距离”,让医疗资源“跑”起来,帮助基层医院培养人才,提高临床服务能力,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不让患者多“转圈”,让更多的“洪阿公”们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三亚以“按区域参保人头总额预付+医联体”模式,完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海棠区医联体、三亚中心医院吉阳区医联体、三亚中心医院天涯区医联体、解放军第425医院天涯区医联体、市中医院崖州区医联体等5个紧密型医联体建设。2019年,三亚被确立为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被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中当作典型经验案例。

除此之外,为用好用足优质资源,三亚医疗卫生系统张开怀抱——先后引进和接洽一批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推进社会资本投资健康产业,推进三亚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哈尔滨第二人民医院海南分院(圣巴厘医院)和海棠区上工谷国际中医药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开业运营,三亚国际生命健康科学管理中心项目、国寿嘉园逸境(国寿健康公园康复医院)项目、国康医院一期建设项目、中国干细胞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等项目相继落户三亚,助力三亚医疗健康产业发展。

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供的统计资料上看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466家,其中,综合医院17家,中医医院3家,中西医结合医院2家,专科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家,乡镇卫生院10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门诊部等288家,村卫生室115家,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区、村及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有房住,能就业,基本生活有保障

“告别了"蜗居"的日子,可以把房子布置成我喜欢的样子,感觉特别幸福。”三亚同心家园一期的住户陈汝玲说。得益于市政府住房政策,符合政策的陈汝玲申请了政府廉租房,2009年获得入住资格,2010年6月底搬进了现在居住的家。让她暖心的是,政府不仅让廉租房住户免交物业管理费,还一直帮她们免费维修房子出现的各种损坏

“现在养鸡场务工,每个月有3500元的固定工资,还有提成。”说起这一年的收获,45岁的育才生态区雅亮村村民王丽芳底气十足,在家门口实现上岗就业,每天拣蛋、打包,按点上下班,每个月有固定工资,腰包鼓了,腰杆也直了。通过特色产业实现就业,王丽芳并非个例。育才生态区那受村苏祥海靠在村里的黄金蜜柚产业扶贫基地实现就业,除了每天有160-170元收入,还有分红。“真的很感谢政府让我学会了新技能,找到了工作,生活有了保障。”苏祥海说。

如今,像苏祥海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居民越来越多。促进和稳定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大事。5年里,三亚通过发展壮大农村产业经济,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等举措,让群众“动起来”,腰包“鼓起来”。

“我们坚持办好招聘会,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特别是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退役士兵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系列活动。”三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

2016年至今年10月,三亚共举办现场招聘会477场,提供岗位逾50万个次。今年,为做好疫情期间农民工返岗复工工作,成立了项目复工服务保障综合协调小组办公室,出台了“支持建设项目复工七条”“保障项目建设八条”等政策措施,通过排查、留观、检测、包机、包车等措施,全力保障4.2万人顺利复工,同时积极鼓励农民工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务工。

住有所居、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十三五”期间,三亚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在住房、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发力,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一个个民生短板正逐步补齐。

民生连着民心。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勾勒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民生画卷,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也让全面小康的幸福底色更亮丽。

新闻推荐

南繁基地:首创植物检疫全国联巡联检新模式

本报记者符吉茂南繁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科技试验平台,全国70%以上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获得,每年有来自29...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