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六道湾的古瓷片

三亚日报 2021-01-11 05:06

□梁生刚

六道湾,是现吉阳区六道村前面的海湾,它的北边是亚龙湾,南边是榆林港。六道湾南北向绵延数公里,是一处美丽富饶的海湾。海面上波光粼粼,白天渔帆撒网,入夜渔火点点。这一带海域,在远古时就是珊瑚生态区。六道湾近岸地势相对平缓,退潮后地面凹凸不平,出现一些低矮起伏的珊瑚礁。

专收渔货的六道水产站,位于六道湾的孟村、量村中间地带,朝向浩瀚的大海。退潮后从水产站往下走100多米,有一处海滩上散落着不少古瓷器残片,面积约有10亩。这一大片的古瓷片,是从何而来、因何在此、历何沧桑?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也没有人知晓。古瓷片任由海风吹、海浪打、海潮卷,过了一年又一年,最后被人们忽略了。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有心人,他就是崖州文学前辈蔡明康先生。蔡明康1965年就任崖县(现三亚市)田独公社(现吉阳区辖地)书记,是文人从政,这一干就是14年。在此期间,这位被乡民亲切地称为“阿兄”的公社书记,足迹遍及田独的山山水水,于是他发现了亚龙湾的古瓷片。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蔡明康注意了解当地的人文遗址、历史掌故,见到这一片古瓷器残片,他感到很惊讶。他很想弄清这些古瓷片的年代、产地、窑口、来路等情况,但无据可查,束手无策,不得已而放下。他后来调任文化局、文联当领导,还不时想起这件事,仍然心有不甘。

后来出现了几件事情,重新燃起蔡明康的希望。一是考古部门多年探查西沙群岛各岛礁,出水了不少宋、元、明、清朝代瓷器,但以宋、明朝代瓷器居多;二是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门于1998年、2007-2008年,在西沙群岛华光礁发掘I号沉船遗址,先后出水文物7800多件,考古证实这是南宋时期外销的瓷器;三是国家文物部门于2007年12月,在广东阳江海域整体打捞出水的“南海一号”沉船。该船满载南宋文物精品,探测估计有文物6万~8万件,包括金、银、铁、瓷等器物。他对照了一些瓷器的图片和有关说明,以及查阅了相关资料,感觉到六道湾古瓷片在直观上与宋、明朝的瓷器相似度很高。

史书记载:宋、明王朝积极倡导“江海求利,以资国用”,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步伐。南海诸岛所处位置十分重要,是东西方海上交通航道的要冲,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道。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主要是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地出发,途经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经过南海,到达波斯湾、红海,远至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中国瓷器的外销,深刻影响着世界。

有危险水域和恶劣气候,就必定会有船只沉没。在历史上,宋、元朝代以来,沉船的数量超乎想象。据说仅在南海,初步探明的沉船就大概有2000艘。装货量较大的“南海一号”也仅仅是中型远洋古船,而出水文物已是如此丰富,那么在历史上,各个朝代出海商船所装载的各种瓷器、金银商品之多,可想而知。

在远航的过程中,官方的航船多以安全为主,选择熟悉的固定航线。相反,民间的进出口贸易出于缩短航期、降低运营成本的需要,较多采用省时、便利的跨洋航线。当然,另有目的或出于规避风险的航船,更愿意选择近岸航线行驶,便于随时登陆交往。

根据以上线索,蔡明康有了以下的推断:古瓷片是宋、明朝代的民窑产品;航船因台风、迷航、近岸航行等原因,靠近或停泊在六道湾外海;为清理破损瓷器或减轻航行负重,将若干无用或低价值瓷器抛入海;经过好几百年的海流推动、礁石击打、海浪冲刷,成了零碎瓷片被送到海滩上。

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仅有参考用途,却也言之成理。至于是否符合事实,能否站得住脚,就有待后人及专家的发现和发掘了。

新闻推荐

仨毒贩酒吧卖冰毒 三亚警方蹲守数小时抓获

本报讯(记者李业滨通讯员白瑛奇林明海曾德厚)2020年12月29日,三亚市公安局崖州分局崖城派出所冯学伟行动中队破获1起贩...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