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杂交水稻之父”与三亚半个多世纪的情缘人间万里稻花香 日月星辰伴君眠

三亚日报 2021-05-23 04:57

本报记者林林杨洋

“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一缕米香,一阵稻浪,一亩禾田,他将一生浸在稻田里,功勋写在大地上!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国人泪目。

60年为中国挥洒汗水,91岁为粮食逐梦稻田,逾半世纪书写三亚情缘。

这位稻田里的“守望者”如同一株水稻,完成了使命,最终回落在泥土之中。

为“稻粱谋”,为民生计,耄耋之年仍投身稻田之间。

尽管家人和同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2021年3月,袁隆平仍然忙碌在三亚的田间地头。

53年来,袁老好比一只勤奋的“候鸟”,几乎每年冬天都在三亚度过,献身南繁育种事业。

在三亚这个梦开始的地方,逾半世纪如一日候鸟般奔忙的背后,是这位老科学家对梦想的执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情系三亚:

53年甘当“稻田守望者”

从踏上三亚这片土地开始,53年来,袁老几乎每年冬天都在这里度过,献身南繁育种事业。

据媒体报道,袁隆平最后的时光:病危之际,还关心稻子长势。

一条时间轴,记录着耄耋之年的袁老下沉三亚田间的足迹,也见证着这位老者,对三亚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小满时节,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水稻已经丰收,晃眼一看跟普通农田没有什么区别。这片展示田,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亚南繁综合试验基地,大家通常叫它“袁隆平基地”。稻田里的“超优千号”是由袁老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是该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在今年5月9日的测产中,平均亩产达1004.83公斤。

5月22日,崖州湾科技城坝头村超级稻示范基地水稻成熟,田野里一片金黄。望着沉甸甸的稻穗,工作人员小陈的心情无比沉重。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

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都是袁老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的写真。

2017年4月,由袁隆平发起的首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得到各界积极回应,多位水稻专家齐聚三亚论“稻”,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并于2019年将永久会址落户三亚。

2020年12月,袁老已满90岁高龄,尽管家人和同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但他还是如往年一样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刚到三亚,袁老便主持召开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

2021年1月15日,第五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袁老通过视频致辞,“2020年,我们在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土壤改良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亿亩盐碱地、荒滩变良田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2021年5月9日,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测产验收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意味着晚造试验只需495.17公斤,就可完成袁老提出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从目前的成绩来看,海南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有望完成。

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三亚这个梦开始的地方,袁老始终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

■结缘三亚:

“杂交水稻的成功,海南有一半功劳!”

3年前,袁隆平接受三亚日报专访,讲述他与三亚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三亚南红农场,竖立“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醒目红色标语的地方,被定名为“野败”发现地。1970年,这里还曾是一片沼泽地时,袁隆平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株长相异常的野生稻。袁隆平给它取名为“野败”,意思是天然的雄性不育野生稻。

这株“野败”,让袁隆平团队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水稻,改写了世界水稻育种史。

“没有三亚的这株野生稻,就可能没有杂交稻。”袁隆平曾经对三亚日报记者说。

而袁隆平第一次来到三亚,比发现“野败”还要早两年。“第一次来三亚是1968年,整整50年了,那时候你们都还没出生呢。”他说,那时来三亚的外地人很少,三亚只是个小镇,只有一条街,“中间铺了柏油,两边是沙土”。

正值壮年的袁隆平来三亚,为的是“杂交水稻梦”。

袁隆平说,那个靠粮票吃饭的年代,百姓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亲眼目睹、亲身经历饥饿之苦,令袁隆平把吃饭问题看得比天大。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大幕。1968年冬天,袁隆平带领团队,一路颠簸,踏上海南岛,落脚三亚南红农场。“冬天内地寒冷,水稻不能繁育,而三亚却依然温暖。”袁隆平说,虽然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但三亚独特的气候条件,开展水稻南繁育种最合适。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11月23日,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带着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来到农场的那片沼泽地里寻找野生稻。他们一起发现了一株有3个扬花的稻穗、花药细瘦、色泽浅黄的野生稻。当时,袁隆平正在北京开会,获悉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消息,连夜乘火车南下,赶回三亚,镜检结果完全不育,令他欣喜若狂,当即命名这株神奇的野生稻为“野败”。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由此开启崭新篇章。

他以杂交水稻育种为主体,逐步在三亚形成了中国杂交水稻南繁研究的核心基地。因为三亚的独特气候优势,缩短了一半的育种周期,杂交水稻由此走过了从“三系”到“两系”,亩产从700公斤连连突破到1000公斤,也把“杂交水稻”和“袁隆平”牢牢刻在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

“三亚真是得天独厚的黄金宝地啊。”谈起对三亚的印象,袁隆平脱口而出。

“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发现最美的地方还是三亚。”袁隆平说,三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美丽城市,丝毫不亚于其他世界旅游胜地。

袁隆平对三亚的热爱“深入骨髓”。他说,每次飞来三亚,一下飞机都要深吸一口空气,感受一下熟悉的味道;每次离开三亚,也要深吸一口空气,将三亚的味道吸进心头。“我有气喘病,但是一到三亚,空气非常好,也不气喘了。”袁隆平说。

近年来,“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这一城市形象口号广为人知,但很少人知道,其英文城市名片“ForeverTropicalParadise—Sanya”,便是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袁隆平命名的。

正因为袁隆平对三亚的突出贡献,2002年,三亚市授予袁隆平“荣誉市民”称号。

■家在三亚:

“我每年要在三亚住上几个月”

半世纪的“情缘”,袁老早把海南当家乡,“已经把自己当作海南人”。

“第一次到海南,问鱼多少钱?老板说"digadi"(四毛四)。海南话好难学,几十年了还是听不懂。”会说六种方言和一口流利英语的袁老曾开玩笑说“学不会海南话”。

有意思的是,90多年前袁老的祖父也被海南话“吓倒”过。“民国初期,祖父被任命为文昌县县长,他从江西出发,经7天7夜到海南,一上岸发现当地人说话一句都听不懂。”袁老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起这件“趣事”。

祖父与海南“擦肩而过”,而袁老注定要续上这份缘。

与“野败”偶遇,让袁老与三亚结缘。53年来,袁隆平率领团队在杂交水稻领域不断钻研,勇攀高峰。或许是三亚这片“宝地”,给予了他事业的“馈赠”,三亚也成了袁隆平眼中的“家乡”。

2018年,在接受三亚日报采访时,袁老说,“这里最美,特别是冬季。我每年要在三亚住上几个月,今年住了5个月了。”袁隆平说,“没来三亚的那两年,我去了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

2002年,在得知自己成为三亚市“荣誉市民”后,袁隆平动情地说:“我很高兴能成为三亚的"荣誉市民"。我的事业从三亚的田间地头走向世界,这里也是杂交水稻的故乡。”

“荣誉市民”称号把袁隆平和三亚的感情升华到了顶点,一种特殊的情结促使他每年驻扎三亚开展南繁科研,为水稻产业的发展发挥作用。

在接受三亚日报记者专访时,袁隆平说,老骥伏枥,他仍希望为杂交水稻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继续作出贡献。“如今超级稻三分地能产出360公斤,这就能养活一个人,所以中国人完全能养活自己。”

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通过年复一年耕耘、播种,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世界水稻种植最高产量纪录。现在,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达2.4亿亩,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57%。

“三亚,是世界的三亚”。从三亚起步,袁隆平不断书写着关于粮食的神话。三亚,不但让袁隆平走向了世界,也为世界上更多人摆脱饥饿作出了贡献。

在三亚,袁老和其他科研人员住一栋楼里,生活俭朴。在工作之余,他会自己去逛超市。从超市回来,袁老经常会买些短袖衫、鞋子等物品给年轻人。

5月22日,噩耗传来,这位情系三亚50多年的巨星陨落,举国悲痛。

这一天,全国各地媒体发文悼念;网友写下悼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长沙街头市民自发在车上别花,雨中送别,路人齐声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遍又一遍。

曾经热闹的南繁基地,曾经长明的灯光,暂时熄灭了。但那已经点亮在“稻田人”心中的光,会亮下去。

新闻推荐

三亚对紧急类涉旅办件启动30分钟响应机制

本报三亚5月21日电(记者李艳玫)5月2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三亚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三亚12345热线”)获...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