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法”系列报道之十防止虐童如何拦住“虐童”的黑手保护少年的你?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监护人职责
辽宁抚顺6岁女童被亲妈虐待险丧命的新闻让人触目惊心……近年来,孩子遭继父母甚至亲生父母虐待的案例频发,致使很多无辜的孩子遭受身体和心灵的伤害。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家庭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列举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该履行的监护职责和不得实施的行为。这些规定对未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更好履行监护职责提供了法律支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陈栋王天宇
案例:
6岁女童被亲妈虐待险丧命
铁钳拔牙、针刺大腿、烟头烫嘴、热水浇头、喂食猫粮……遭受如此非人虐待的是一名6岁女童,施暴者竟然是她的亲生母亲及其男友。辽宁抚顺6岁女童被虐事件曝光后,检察机关以受害女童母亲及其男友涉嫌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当天予以立案,表示将依法从重从快严惩犯罪嫌疑人。
随后,记者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虐童施暴者中有家庭保姆、幼儿园教师、甚至还包括至亲至爱的父母。其中,海南的一桩虐童惨案也让人心痛。
据了解,2018年7月21日下午4点多,一名男子抱着其6岁的女儿到海南万宁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女孩全身手脚淤血发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现场的医护人员看到小女孩的惨状,痛心不已。随后,万宁市人民医院报警。民警赶到将该男子蒋某控制。蒋某称,当天下午他独自在家带女儿,期间女儿不听话还顶嘴,他便用皮带和衣架抽打了女儿一个多小时。最后女儿说了一句:“爸爸,我起不来了”后,便倒下了。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这位虐打女儿致死的父亲蒋某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
走访:
家长对于“虐童”行为深恶痛绝
愤怒、厌恶、担心……在海口玉沙实验学校校门口,家长们对于“虐童”新闻事件都十分关注。来接孩子的刘女士说道,棍棒教育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不理解为什么会有父母如此残忍的对接自己的儿女。“作为家长,我们也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遇到危险时及时求助”海口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随后,记者采访了十多位家长,大多数家长表示在教育孩子时一般都口头批评,很少动手,也有一些家长表示曾跟孩子“动过手”。“一般都比较有分寸,不会把孩子打坏的,只是小惩大戒”林先生笑着跟记者说道,棍棒教育和“虐童”应该是两回事,爱孩子的父母不会对孩子作出出格的事。
据了解,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曾对2008年至2013年6年间媒体报道的697例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进行统计,梳理撰写的《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调查与研究报告》显示,其中85%的案件为父母施暴,亲生父母施暴占75%,继父母或养父母施暴的占10%。而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童年的暴力影响会造成80%儿童出现难以平复的心理障碍,被虐待的孩子自残轻生的概率更大,而这种阴影也会在今后的人生中被逐渐放大,甚至埋下暴力犯罪的种子。
心理专家建议:
避免在情绪激动的时候
去处理亲子问题
海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王昌纯介绍,“虐童”事件一般发生在一些人格不够健全的父母身上,而具有冲动性人格或者偏执型人格的父母更容易在个人生活境遇不顺的时候,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自己最亲近、最弱小的孩子身上。王昌纯说,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可以解释虐待儿童的心理现象,意思是在一个家庭当中,情绪的受害者往往家庭当中地位最低,年龄最小的人。
“作为父母,需要去觉察自己言行,一方面避免虐打儿童,另一方面避免对儿童进行语言上的暴力伤害。”王昌纯建议家长,当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要先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去处理问题。心理学上有一句术语“情绪不处理,理性出不来”,所以要避免在情绪不稳定、激动的时候去教育孩子。当家长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先停下来,让自己情绪恢复平静,然后再去处理和孩子之间的问题。
王昌纯告诉记者,心理学里面有一种叫非暴力沟通的沟通术,通过看清事实、了解感受、表达需求、发出请求等四个步骤,将其应用于亲子关系之中,可以避免家长在情绪很激动的时候,使用暴力等方式去沟通,避免矛盾冲突进一步升级和恶化,所以将这种沟通方式推荐给家长。
如果确实有“虐童”情节的家长,应该怎样去调整呢?王昌纯建议家长去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或者疏导。王昌纯分析道,出现“虐童”情节的家长,他们往往因为人格上的欠缺,有时候个体会缺乏自我觉察,但却会给周围的人带来痛苦。“而此时,他们就需要家庭心理咨询,去帮助他们解决亲子关系的困扰。”王昌纯说,家庭心理治疗会让所有家庭成员都参与到咨询当中,通过未成年人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增加家长对自我的觉察,从而避免虐童事件的进一步发生,也可以对已经发生的伤害进行一些修复处理。
检察官说法:
明确监护人应该履行的
监护职责和不得实施的行为
据海口市人民检察院未检椰芽团队检察官梁琦介绍,家庭保护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列举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该履行的监护职责和不得实施的行为,这些规定对未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更好履行监护职责提供了法律支撑。
梁琦告诉记者,目前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大量关于禁止虐待儿童的条款,如第6条第2款规定了“儿童虐待的举报主体”,第10条第2款规定了“禁止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虐待儿童”等等,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以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制度。此外,国家建立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系统,向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提供免费查询服务。
当前,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很多环节都是缺失的。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社会公众,都应该更加关注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教育。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免遭侵犯,梁琦认为提高儿童自我防范意识,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多机构合作形成社会支持体系,加强监管消除或者减轻家庭暴力产生的因素等举措,都是预防“虐童”的措施。
如何预防“虐童”
针对家长:
1、了解情绪不迁怒
2、学会自我控制
3、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
4、避免酒精和毒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5、寻求专业协助
针对儿童:
1、找到能够庇护自己的亲人
2、寻求亲人之外的朋友、老师帮忙
3、报警
4、联系媒体,曝光到网络
5、寻求法律保护
针对社会:
1、学校、幼儿园等机构发现虐待行为后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2、公安部门应当在紧急危险状态下进行临时安置
3、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可撤销其监护人资格
相关法条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五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一)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虐待、遗弃、非法送养未成年人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新闻推荐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徐明锋)11月12日上午,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了解到,因G98环岛高速万宁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