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岁月已远 红色记忆如初
解放海南,是新中国创建历程中一次重大历史事件。1949年雷州半岛解放后,中共中央决定,在1950年初组织解放军战士分批强渡琼州海峡,解放海南战役随之打响了。
在这场解放海南的战役中,解放军为了绕开岛上国民党的守敌,有两次从海南演丰至文北一带海岸强行登陆,不料却遭到岸上敌人的猛烈阻击。在这危急时刻,演丰人民配合渡海解放军,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最终击溃当地的国民党守军。
时间回溯到1949年12月,时任中共琼山县委书记的王琼明接到上级指示,立即在演丰乡土田村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传达落实琼崖区党委的紧急工作指示。
会上,王琼明下达了三项迎接海南解放的筹备任务:一是筹粮筹款,保障渡海大军的粮食供给;二是征集船只船工,迎接渡海大军;三是组织战勤队伍,配合大军登陆作战。
为了凑粮筹款,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发行了40万银元的解放公债并规定每个乡筹集军粮100石至200石。于是,海南各地百姓迅速掀起每户捐光洋1元、捐大米1斗的捐粮捐款活动。考虑到琼山演丰区的沿海各乡大都以渔业生产为主,因此中共琼崖区党委鼓励这些地区群众以捐款为主。
当时的演丰乡属三区管辖,据统计,三区(共8个乡,现在均属演丰镇管辖)的群众共捐献光银3863元,筹集粮食8万多斤,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派的任务,还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演丰乡有一位60多岁的老伯,他在捐献会上说:“我家虽然贫困,但尽全力捐献2元光洋,为解放海南出一份力,我少吃一点也乐意。”
塔市乡一位年近8旬的双目失明老妈妈也拿出自己储蓄多年的铜钱100多枚,要工作人员替她拿去捐献。工作人员看到她年龄大、生活困苦,劝她拿回去,她坚决不肯:“你们不代我收下这铜钱,我心里什么时候都放不下。”在解放海南的战役中,登陆部队渡海需要很多渔船运送。为了解决渡海作战困难,当时设在徐闻的渡海部队指挥部经过党委会讨论决定,这次渡海作战不但要在演丰地区征集船只,还要征招船工和翻译人员。
于是,琼山县委按照政治可靠、身体好、会讲普通话或粤语、熟悉水性和海情等条件,在演丰地区挑选船工。最后挑选以王缵勋、王鸿棲等为骨干的船工队伍和几名本地土话的“翻译员”。这些入选的队员既熟悉港口地形地势,又了解陆地的各条交通路线。留守在演丰地区的游击队在民间共征集到木帆船20艘,分三批于夜间开到徐闻县,成为渡海作战的解放军战士运输船。
一个月后,琼山县委在演丰北港接应从雷州半岛坐船过来的3名解放军。他们登陆后,在琼山县委的帮助下,化装成国民党军,在铺前、演丰一带侦察敌人的各种机枪阵地和火炮布防情况,把收集的各种情报详细绘成军事地图,三区区长林栋带领当地的几个渔民坐船渡海送情报。渔民在敌人的探照灯和巡逻舰的严密封锁下,机智地将情报装在撑船的竹竿里,巧妙地躲过敌人舰船一次又一次的严格检查,把情报安全送达。
1950年4月,解放海南的战役终于打响。三区区长林栋及演丰本地船工林诗美随解放军128师渡海先锋营率先在文昌赤水港胜利登陆,船工王缵勋和林诗芬坐船跟随大部队,指明北仓港登陆的路线。
海南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为表彰这几位船工为渡海战役做出的贡献,为他们颁发了立功证书,上写道:“王缵勋等7人在大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的战斗中作出显著贡献,给予记大功一次,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海南战斗最惨烈的时候,由演丰地区民兵组成了救援队,他们按地区分片,集中待命,一旦发生战斗,战场上出现伤员,救援队便立即出动抢救伤员。在这些队伍中以演丰南片区14个村庄(当时称演丰第四联村)出动的民兵最多,共有120余人。在党支部书记王学川的领导下,战斗打响后,救援队不仅救护伤员,还与解放军战士一起并肩参加了高山、迈德战斗,三角路(即演丰、美兰、塔市的三叉路口)战斗等等。在与敌人追击的激烈战斗中,演丰民兵们发扬不怕死精神,一方面与敌人激烈战斗,一方面在沿途长达20余公里的路线上抢救伤员,做向导,送开水、送饭团、送水果,慰劳军队。
战争岁月已远,红色记忆如初。追忆解放海南的历史,重温演丰人民的英勇事迹,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后辈,把斗争精神永传扬,永远奋斗在路上。
新闻推荐
南海网主播董艳(左一)和航天科普中心讲解员苗育(左二)在做直播。南国都市报、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吴岳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