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场变公园 文昌创新垃圾治理模式,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通讯员黄钰茜韩勇记者廖自如
本报讯文昌高度重视存量垃圾治理工作,积极探索生态修复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采取在垃圾堆放点原址上建设生态公园和乡村门球场,使得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提升。
5月10日下午,2020年文昌市老年人门球交流活动在东郊镇中山村生态公园举办,园内绿地绵延起伏,拱桥错落有致,步道曲径通幽,门球场镶嵌其中。很难想象这片生态公园一年前竟是一块满目苍夷、恶臭熏天的垃圾场。东郊镇政府干部姜楠说,以前这里垃圾很多,味道很大,影响居住,文昌市政府和镇政府都很重视这个环境保护问题,现在环境慢慢变好了。
据了解,文昌共有20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填埋垃圾总量约为63.25万立方米,总占地面积为215.5亩,分散于各乡镇、农林场。受工艺、资金等因素制约,这些存量垃圾场长期裸露堆放、无专人管理且均未采取防渗、导排及渗滤液处理等环保措施,对所在区域的水质、土壤及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文昌市环卫局局长邢谷洪介绍,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不仅是文昌生态环境工作中的难点,更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中的重点。文昌高度重视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通过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处一策”治理模式,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
据介绍,文昌采取“一处一策”模式,将除青山岭存量垃圾堆放场外的19座存量垃圾堆放点,按照风险等级分为一期、二期、三期项目。其中,对高风险等级的4座存量生活垃圾堆放场采取“筛分减量+异地处理”的方式进行治理。目前,文昌20座存量生活垃圾堆放点治理工作基本完成。
新闻推荐
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要求多措并举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李军参加
本报海口5月15日电5月15日上午,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分别专题研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