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繁复的牵念
其实,我觉得世间万物真的是讲究机缘的,就宛如与《海南周刊》的结缘,它纯属一种巧合。
对于我这样一个有着单纯文学向往的小镇青年来说,能有一份固定的阅读刊物实属不易。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单位里每天下午都会分发一份《海南日报》到各个办公室。在那样一个看到文字就想阅读的年纪,这几乎成了我最幸福的一段午后时光。渐渐地,它向我打开了一个连接世界的窗口,并在光阴的罅隙里,静静地存放起我那些寂寥而又荒芜的青春时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在办公桌上的《海南日报》身边突然多出了一份独立的《海南周刊》。轻轻展开一读,心中不由欣喜万分,原先觉得容量还不够大的报纸,现在内容一下子变得更为丰富,涵盖面更为广阔起来。一个全新的,充盈的,更加多棱化的世界开始在我的世界面前徐徐打开。
从那以后,每逢周一,我都会特地嘱咐送报的人一定要给我独留一份《海南周刊》。但大多数的时间,因为工作繁忙,我基本无暇去阅读它,只好带回家去,静待夜深人静之时,再去细细品读它的种种美好。长期以往,仿佛独守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内心空余欢喜,不敢与他人言。
每到秋冬季节,夜晚稍有凉意,我便喜欢窝在被窝里读书。特别是那些坐拥《海南周刊》的日子,一打开它,夜晚就会显得更加丰盈而绵长。透过《海南周刊》的视野,我品读到了海南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海南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以及海南街头巷尾的传奇人生。
《海南周刊》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为我们编织了一条长长的高端悦读之线,勾起了我们绵绵不尽的情思。我记得2015年有一期封面是“消失的古籍”,细读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那些散佚的古籍,也为我们海南馆藏的古籍。这些充满年代感的书籍,如果让我打开又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呢?为此,我还特地去市图书馆借了《文昌县志》来翻阅,可惜不是年代久远的版本,也只能在图书馆里静静翻阅片刻。虽然带有小小的遗憾,但我想,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好好地去感受一下古籍的气息。
另一期比较难以忘怀的是2016年的一期特稿——《更路簿》航线串起南海诸岛礁。《更路簿》上那一条条繁复的路线,画出了潭门渔民的航海秘籍,也勾勒出了一段段海南渔民航海的历史。此时,我才知晓世上竟然还有一种叫《更路簿》的神奇册子,它可以带着渔民们安全地返回自己的家乡。
……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过去了那么多年。当初那个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背《江
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小女子早已嫁做人妇。在KTV里唱着《十年》而泪流满面的人或许也早已散落在了天涯。十年是一个很奇怪的时间节点,它坚硬有痕,记录下了美好岁月的点点滴滴;它又无声无息,悄然改变了许多过往的人事和物事。
或许,唯一不变的,就只剩下那些有《海南周刊》陪伴的日子了。我相信,在以后的岁月里,它们依然还会那么亘古绵长,不悲不喜,自由地生长。
新闻推荐
2004年退休后的邢福浩,从海口搬回了文昌东阁镇美柳村。彼时,常年无人居住的祖屋杂草已齐腰。谁也没想到,他把祖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