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干部接访下访解决信访难题
“小区道路硬化工程已经动工了,感谢市委、市政府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近日,儋州市那大镇清平小区业主此前反映过多次的小区道路未硬化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这也是儋州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所取得的成效之一。(9月25日《海南日报》)
近年来,儋州市创新探索构建访调对接机制,依法及时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信访突出问题,做到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无疑,信访工作恪守为民之责,彰显了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
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解决难题,化解矛盾,无疑提高了官员的“知民度”。进一步看,信访问题没解决,很多是政府工作没落实,没有站在困难群众的角度去思考。因此,主动下访,面对面听取诉求化解矛盾,就有了下访的善意,这与个别地方的刻意避访、坐着等访等形成鲜明对比。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所谓民生问题,即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的问题,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但关注民生决不是领导干部在办公室听听汇报,发发指示就可以。领导干部还必须面向基层、深入群众。同时,加强自身对社会变化的“阅读能力”,才能关注公共利益,关注社会转型期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将信访工作定位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以人民为中心,这无疑是对信访工作最根本、最核心的概括,指引了信访为民的改革方向。
一定意义上看,民意如流水,宜疏不宜堵。能否做好信访工作,检验的不仅是一个政党对群众利益的态度,更是其执政的理念、执政的能力。欣然的是,包括海南,近年来,国内各级政府打造的“网上信访”日渐成为信访“主渠道”,其意义不仅仅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关键在于网上信访的全程留痕以及全程可监督、可评价,尊重和保障了信访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让信访流程“看得见”,群众才会真正“信得过”。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人民群众每一次的来信来访,都寄托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期盼。儋州市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做到真开门、真接访、真解决问题,面对面听取诉求化解矛盾,这种“察其疾苦”的做法,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疏解社会矛盾,促进民众福祉。各级政府、党政干部当恪守为民之责,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不断改进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30日8时许,儋州市公安局前进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中兴大道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有一名男子爬上楼顶欲以跳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