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刚建群,热热闹闹 不久后,冷冷清清 求点赞,反反复复 有红包,风风火火 这说的是啥? 同学微信群呗! 记者调查发现 不少人通过社交媒体 加入各类同学群 一些同学

海南特区报 2019-01-12 10:17

本报讯现如今很多人都在微信、QQ里加了不少同学群,从小学到大学,只要能联系上的都会被拉进群里。奇怪的是,群建起来后,平常很少有人说话,偶尔有人在群里试图营造欢乐气氛,准备聊个热火朝天,但却没人回应。慢慢地,有人会将一些投票、招聘类的信息发到群里,但大多会被群成员当“垃圾广告”置之不理,甚至随手设置成“消息免打扰”……这些异化成“拉票群”“广告群”“助力群”的同学群,有人虽然反感,但是碍于情面,也不好意思贸然退出。记者沈丽焕

心理专家:

和老同学面对面交谈比“线上”交流更重要

从建群时热热闹闹,到后来的冷冷清清,甚至一些同学群出现功能异化,有关专家认为,网络时代,“线上距离”近了、“心理距离”却远了的现象提醒人们,要注意厘清“网络交往”的边界。

北京大学企业心理导师、心理学在读博士朱禹旭表示,同学毕业后地域和经历以及价值观都有变化,这也导致大家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不同,对于同一事件的判断和理解有差异。在这一背景下,有的人发到群里的内容,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打扰,或者是引发心理不适,产生争论和矛盾,所以很多人干脆“潜水”。

朱禹旭表示,网络交往其实是“线下”人际交往的延伸,要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对方的处境。

有专家认为,现在,大家太多的交往都是“线上”进行,“线下”反倒少了许多,“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和老同学见见面,面对面地交谈,要比"线上"交流更深入、更重要”。

1同学群里越来越多人“潜水”

“被人拉进小学群半年,群聊天记录只有3条”

“当初我被同学拉进小学群,找到组织的那一刻觉得很开心,终于可以知道大家的近况了。”在海口上班的张晴今年25岁,去年,她被拉入一个名叫“90后帅哥靓妹”的微信群,刚开始张晴以为是不认识的垃圾群就没有理会,后来拉她进群的小学同学私聊她说是小学的同学群,“小学毕业十多年了还能找到组织,我还是蛮开心的,但是多年没见一时不知如何开口,况且群里面还有好几个不认识或者是已经忘记了名字的群成员。”张晴说,她进群后就没说过一句话,其他同学也只是在那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除了同学微信群,张晴还加入了同学QQ群。张晴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找到群聊成员,根据头像和昵称来筛选自己可能认识的人,然后点进空间看看大家的说说和相册以及留言,从这里面张晴了解到好多人的生活状态,有的人结婚了,有的人生了孩子,还有的同学离婚了……不知不觉看了一下午。因为怕同学发现,张晴看完还不忘删除访客记录。

“很想知道同学们都过得怎么样?但没有人在群里直接发问。”张晴说,进群后,她发现好多同学也在浏览她的QQ空间,为了保护隐私,张晴把QQ空间锁住了。

“进群差不多6个月了,群里面总共有3条聊天记录,一条是招聘信息,另外两条就是"老同学们好久不见,大家都在哪混呢"。”张晴说,刚开始群里有40个人,如今还有32个人。但即便如此,张晴也不想从群里退出,“万一以后有个啥事,还能通过群发个信息。”

“太久没联络,贸然找话题聊天怕尴尬”

“我的那些同学群都"沉"了好久了,连6个人的宿舍群都半年没动静了。”在海口一家传媒公司上班的小潘表示,大学毕业五年了,同学之间的情谊越来越淡,只有三五个朋友经常联系,其他人都通过朋友圈点赞互动。“有时候看到一些场景和食物,很想分享给同学一起回忆过去,可又怕突如其来的问候让同学觉得尴尬,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小潘说。

“我们5个在大学的时候约定一定要参加彼此的婚礼,到头来发现那只是美好愿景。”张女士说,随着时间流逝,她和其他四人联系少了,当初说好无论毕业后天南海北在哪个地方,结婚都要去对方的城市参加婚礼,可后来大家陆陆续续结婚,红包都是直接转账,5个姐妹从来都没凑齐过。

2拉票的、发广告的……一些群变了味

平时鸦雀无声,一发红包立马升温

“很多时候,同学群里鸦雀无声,但是只要红包一出场,这群里气氛便会噌噌噌升起来。”市民彭女士说,逢年过节,有同学会在群里发红包,一来讨个彩头,二来活跃群气氛。“红包数量多少都无所谓,心意最重要。”

彭女士说,现在大多数同学群里群成员都在“潜水”,但是只要逢年过节有人发个红包,几秒内就会被抢完,接下来就是一长串抢到红包的人说“谢谢”,一波没有抢到红包的人在下面跟风发言:“仿佛错过了一个亿”。

有同学天天拉票求点赞被“踢”出群

“我们群里有个同学,每天都会把跟公司相关的链接发到群里让大家点赞。”柳先生告诉记者,他每次看到这样的信息都烦透了,可这位同学仍然不顾同学们的心情,依然每天在群里发链接,“群主找他私聊,让他不要在群里发无关信息,但这个同学却说公司有任务要完成,请大家多体谅,第二天还是在群里发了链接。”柳先生说,碍于情面,群主建了一个新的群,把除了这个同学以外的人都加了进去,“虽然麻烦些,但谁也不愿意得罪人,这是最笨的方法了。”柳先生说。

在单位忙了一上午的周女士刚回到家,手机就“叮咚叮咚”响个不停,周女士以为单位有急事,赶紧查看手机,才发现是同学群里发的几条给孩子投票的信息,被打扰到没办法睡午觉的周女士随手把几个同学群设置了“消息免打扰”,睡觉去了。

还有的群只发“表情包”,成了“贴图群”

“没经过我同意就把我拉进群里,若随便退群会得罪同学,感觉不太好。”廖先生说起同学群这个事情,想到前段时间有人把他拉进一个初中同学群。由于廖先生在外地发展得不错,周围几个同学相继知道后,便让群主把廖先生拉进群里。廖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手头有很多资源,被拉进群后,又被同学拉到其它乱七八糟的广告群,每天动辄上千条的聊天记录让廖先生不厌其烦,退群又怕得罪老同学,廖先生就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图个耳根清净。

有的群里,部分从事网络销售的群友成了最活跃的“主力”,甚至每天“刷屏”;一些多人组团才能优惠“砍价”的广告,让不少人不堪其扰。市民张先生说:“小学群、初中群里,卖东西的人很活跃,深入交流的越来越少。”

还有的同学群如今已变成“点赞群”“贴图群”。“有的人勉强发个"表情包",很少说话。”张先生说,虽然反感,但要在“众目睽睽”之下退群还是有所顾虑。

新闻推荐

海口多部门联合开展 碍航渔船渔具摸排

本报1月11日讯(见习记者张熙宇)为保障春运期间航道安全,海口市今天下午展开对新海港及粤海南港航道整治前期调查摸底,充分掌...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新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