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中法院健全诉调对接工作,多举措决胜“执行难” 创新机制延伸司法为民触角
今年5月,琼中法院抽调各部门干警组成专项工作组,对执行案件进行清理琼中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振勇到交通法庭开展诉调对接专题调研刘振勇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展诉调对接专题调研6月12日,琼中法院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恶意逃避债务的被执行人执行司法拘留3月20日,琼中法院干警对一宗排除妨碍纠纷案采取强制性执行措施琼中法院开展法治扶贫宣讲刘振勇到湾岭法庭做诉调对接调研□本报记者李传敏通讯员林桓伊
“公平正义砥砺前行,司法事业只争朝夕”。2018年以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健全工作体系,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全面加强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用创新机制延伸司法为民触角,为琼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
●诉调对接新模式有效推进矛盾多元化解
为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扩大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要求,琼中法院进一步深化落实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精神,积极发挥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通过加强与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人民调解组织等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树立先行调解、多元并举、司法推动、法制保障、重在防范的纠纷解决新理念,有效化解纠纷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
自2012年5月作为诉调对接试点单位以来,琼中法院对辖区内多发的涉及民生的如劳动争议、婚姻家庭、交通事故、相邻关系等纠纷的解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基层调解组织法律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琼中法院创新工作模式,建立法官对口包点业务指导制度。抽调10名工作责任心和调解能力强的民事法官,按辖区分布对琼中县的10个乡镇的人民调解组织进行对口包点的业务指导,负责诉调对接具体工作,包括立案前委派调解、立案后委托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每月至少到乡镇指导三次以上。
同时要求每位包点法官与所在包点乡镇的人民调解组织的相关人员建立微信群或者QQ群,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运用,保证现场指导之余,在线上也能及时沟通,确保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除此之外,包点法官围绕全县扶贫攻坚工作,针对危房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通过抓住典型案例方式推动法治扶贫工作。今年8月份,办理涉及扶贫领域的案件有5件,针对扶贫领域的典型矛盾纠纷,吊罗山乡采取现场办案的方式以及红毛镇、长征镇、湾岭镇、黎母山镇通过举办法治扶贫宣讲形式对老百姓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通过依靠信息化建设,拉近诉调对接距离。包点法官充分发挥诉调对接微信工作群的优势,通过信息化建设平台,克服山区路途遥远的困难,便捷、及时地开展包点指导工作。营根镇、红毛镇、中平镇、黎母山镇、什运乡以微信工作群作为宣传平台加强典型案例推送、分享优秀案例、经验,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宣传及业务指导。微信工作群也是答疑平台为各调解员解读法律疑问及指导化解纠纷,如湾岭镇包点法官微信视频指导湾岭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新仔村委会进行扶贫工作中被赡养人住房安全问题。
为加强诉调对接平台间的联系,琼中法院健全完善法官轮值制度。在县仲裁院、县医调委、县妇联等诉调对接平台安排法官定点负责值班和联系工作,每周到各平台值班至少一次。交通法庭由立案庭、刑庭法官轮值,每月轮换一次。
琼中法院诉调对接工作,将“诉”的权威性、规范性与“调”的便利性、低成本性、非对抗性结合起来,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群众疏导调解平台,积极引导群众选择“以调为主、调判结合”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努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最终实现大量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解决在基层”的目标。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底,琼中法院诉前调解755件,诉讼调解324件;委派调解222件,调解成功120件;委托调解117件,调解成功39件;专职调解员参与调解案件142件,调解成功58件;司法确认案件收案共计533件,与去年同期收案474件相比上升12.44%。
●执结率达74.39%
力争“执行难”变“执行完”
7月5日,申请执行人王某红等8人来到琼中法院执行局,他们紧紧握着承办法官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多亏你们,我们才要回了血汗钱!”
原来,被执行人谢某军长期拖欠申请执行人王某红等8人的劳动报酬,经协商后,双方于2017年11月13日在琼中法院湾岭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协议约定被执行人谢某军于2018年2月1日前向申请执行人王某红等8人支付劳动报酬共计9万余元。琼中法院于2017年12月13日经过司法确认程序,裁定确认协议有效。但协议生效后,被执行人谢某军推诿、躲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不履行生效裁定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王某红等8人迫于无奈,于今年3月15日向琼中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谢某军仍不履行义务。
今年6月14日,执行法官经请示院长批准后,依法对被执行人谢某军进行司法拘留15日。6月29日,被执行人谢某军拘留期满,重获自由的他感慨万千,并于今年7月5日将筹集到的部分执行款转入琼中法院执行账户,法院将执行到位的3万余元执行款划拨给申请执行人王某红等人。对于剩余的执行款项,执行法官正加紧催促被执行人支付。
这是琼中法院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中一个小小的缩影。近年来,琼中法院针对类案执行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整合力量,全力执行以开展专项执行活动为突破口,化解了一批执行难案、“骨头案”,力争让“执行难”变为“执行完”。
\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自2016年至2018年10月30日,琼中法院共收执行案件1293件,其中已结1183件(首次实施类:执行完毕435件,终结执行110件,不予执行7件,驳回申请2件,终本479件;恢复实施类:执行完毕67件,终结5件,终本27件),未结110件,三年执行执结率为91.49%,其中2018年共收案453宗(含旧存13件,首次执行类355宗,恢复执行类38宗,执保类40宗,执异类6宗),已结337宗,结案率为74.39%。
强化执行工作力度,着力破解执行难题。琼中法院贯彻落实最高院“用两到三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任务,着力联动、强化惩戒,全力提升执行工作,切实维护司法权威。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法院部署安排开展“利剑行动”“夏季风暴”集中执行专项活动,将此类活动列为“一把手”工程,由党组书记亲自挂帅,制定《琼中县人民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实施方案》,确定了今年必须达到三个90%和一个100%的目标,从全院各部门抽调优秀干警组成专项工作组,全力排查摸清2016年、2017年终本案件底数。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为执行查控工作插上了“翅膀”。琼中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大财产查控力度,目前已通过网络划拨,成功执行完毕32宗案件,网络划拨金额99.54万元。充分发挥执行指挥平台系统、网络拍卖平台、“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等功能,不断提高执行效率。
借助信息化的强大威力,最高人民法院推出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实施联合惩戒,不断压缩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让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迫使其主动履行义务。在这样背景下,琼中法院进一步健全将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今年来先后将37名失信被执行人公布在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迫于执行高压态势,目前已有7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解决执行难并非法院能独自承担的责任。琼中法院主动争取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琼中法院与各单位、部门形成广泛共识,凝聚执行合力。
今年5月,琼中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支持琼中县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有关部门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中的职责分工,要求全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在执行专项活动中坚持多方联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场监督,并全程拍照、摄影存证,确保执行工作公开透明及执行程序规范化。
在“夏季风暴”执行行动专项行动期间,琼中法院加强与执行联动成员单位的合作,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广泛而强大的执行合力,在财产查控、查找当事人信息、后勤保障等方面得到了各单位的配合,有效提高了案件执行效率。
新闻推荐
小记者们在果园合影南国都市报记者陈卫东摄南国都市报11月6日讯(小记者陈雨岩)“这里的绿橙个大皮薄,汁水丰沛,已经销往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