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您说三亚最美,我们说很舍不得您
本报记者刘盈盈张慧膑
5月22日,长沙送别袁老的那场雨很大,下得人在三亚烈日炎炎的天气里眼眶湿润,心底泛潮。犹记袁老曾说:“我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发现最美的地方还是三亚。”
犹记今年3月份,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还在三亚查看耐盐碱水稻的长势情况。
每个和三亚这片土地有关的人都在痛悼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老千古。”微博上,薇娅发长文,纪念她本月初经过三亚水稻国家公园时,身边的小伙伴告知这里有袁隆平先生的水稻科研基地,很了不起。于是想着下次再去湖南要去看望他。“没有想到,这样的愿望成为了无法企及的奢望,再也无法实现。”
朋友圈里纷纷转发了三亚日报公众号于2018年12月25日发布的《袁隆平接受三亚日报专访,讲述他与三亚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文,并附上“悼词”——“他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籽粒比花生还大,他就那样坐在稻穗下乘凉。历经逾半个世纪水稻研究,他将梦的种子撒向了更远的地方。他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实守望者!愿世间如您所愿,衣食无忧,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把中国梦播撒在田间地头。”
“一株穗,一抔土,一餐饭,一世功。”
“粮食英雄,永垂不朽!袁老,一路走好!”
“国之脊梁,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袁老一路走好。”
“他的音容笑貌我始终都忘不了”
有幸见过袁老的媒体人回忆那些难忘的时间片段——
“一位一心为解决世界人民吃饭问题的科学家走了,真的让人痛心!他的音容笑貌我始终都忘不了。”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符标恩说,他对袁老印象深刻。2003年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有机会去采访袁老。他说,在收割实验田的稻谷时,袁老和他的学生们给人的感觉不像是搞学问、搞研究的人,倒像是一群朴实的农民。而在袁老的眼里,水稻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样,十分爱惜。在符标恩的印象里,袁老是一个健谈且随和的人,对于他的研究领域,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时不时还来点轻松话题,不会让人觉得有距离感。在实验田里,他手握水稻为符标恩一行仔细地讲解。“采访快结束时,袁老还和我们说不久的将来他研究的水稻产量目标。神情十分坚定,很有信心。”符标恩哽咽。
以“与袁老同姓为荣”的本报记者袁燕去年春节曾有缘随团向袁老拜年,“袁老很爽朗健谈,乐观风趣,思维观念与时俱进,道别时老人家执意送到院门口,我对他说,袁爷爷,我也姓袁。他乐呵呵地回我,好!好!……如今回想,真是难过万分。”
“我想您依然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一个朴素而低调的老人,国士无双。一次街边的偶遇,他痛快地答应了与我合影留念。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临走时嘱咐:"小兄弟,我与你合影,不为别的,不能用来做别的用途,只是留念就好'。我一直记得他当时说的话,现在回忆起这八年前的事情,仍然记忆犹新。缅怀,国之脊梁。”三亚市民何方说。
“看到消息完全不敢相信,多希望能再辟一次谣。还记得两年前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接触您,亲耳听见您讲您的两个梦想,每每想起都觉得自己好幸运。后来经常刷到您的视频,更觉得亲近有趣又可爱。印象中您身子骨一直很硬朗的,所以总觉得您还能在这个时代陪我们很久。不过我想您依然在,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钻研辛苦了一辈子,您也歇歇。且看后世,不负您的期待和梦想!”大学时与袁老有过一面之缘的三亚游客雅林说。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敬意和不舍。于是后来在人间,我们与袁老的“一面之缘”,会在课本里、在饭桌上……
而在天上,“他可以像个孩子一样,骄傲地把万顷良田指给妈妈看”。
2018年12月21日上午,袁隆平在家中接受三亚日报记者专访,讲述他与三亚鲜为人知的半个世纪情缘,并为《三亚日报》创刊25周年送上祝福。
欣闻《三亚日报》创刊二十五周年,在此表示诚挚祝贺!希望贵报像一颗种子在南海边生根发芽,在大三亚发展壮大,守正创新,实现媒体融合梦!
新闻推荐
“杂交水稻之父”与三亚半个多世纪的情缘人间万里稻花香 日月星辰伴君眠
本报记者林林杨洋“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