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稻南移”育种专家周晓东深情回忆与袁隆平院士过往 人间少了“老顽童” 天上多颗“启明星”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李栋梁窦惟康
5月23日,三亚的阳光还是一如既往的火辣,站在槟榔村口的试验田边,望着地里竖着的“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几个大字,周晓东一直哽咽着抹眼泪,他怎么也不能相信,那个有趣又无私的老人已经走了。
“本来年后我还准备去看他,但是因为疫情就在家没出来,谁知道,这就再也见不到了”。虽然不是袁隆平院士的学生,但认识袁老这十多年来,田间地头的技术交流,却让他受益匪浅。
2004年,周晓东受部队委派来三亚搞育种,试验田刚好在袁隆平院士水稻育种基地附近,带着“追星”的心情,他在师部农场的稻田里终于“堵”到了课本中的偶像。
“他那时身材比较健壮,问我哪的,我说东北的,他说我看你像当兵的,我说确实是部队的,他说好好干,当兵的做事比较认真,一定能成功的。”说起第一次见袁老的经历,周晓东现在还是记忆犹新,他说没想到袁老是那么朴素的人,更没想到对待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他会给那么多真诚的鼓励,还满脸笑容。
和袁老不一样,周晓东主要做“北稻南移”的常规育种工作,虽然研究方向不同,但每次跟袁老请教问题,袁老都毫无保留地回答,并且告诉他,不要怕错,要敢于尝试。
“他说这是过去没人搞的,你试就是了。你我不是种地的,我们是拿着棍儿在前面开路的,我们深一脚浅一脚没关系,不要让后面的人这样就行。”在跟袁老汇报自己想把南方水稻和北方水稻优势结合起来培育新品种时,老人家开玩笑说的一席话,至今他还记得。
科研可以放心大胆地干,科研有好有坏,大不了从头再来,不要听别人说东说西,自己朝着目标努力就是了。这是袁老对周晓东说得最多的话,也是袁老对年轻人提得最多的要求,要敢想,更要脚踏实地地去付诸实践。
周晓东说,袁老是一个典型的充满正能量的“老顽童”,在技术方面对年轻人毫无保留,在生活中又平易近人,甚至有些小调皮。他还记得在某一次国家级奖项颁奖晚会前,袁老突然笑眯眯地跟他小声说,“晓东,你快看,我的股票又涨了。”
音容笑貌还在眼前,但那个爱开玩笑的老人家却再也不会出现在三亚的试验田里了,那个给无数年轻育种人指点过迷津的“老顽童”真的走了。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如今他真的化作了天上的星辰,凝望着他牵挂了一辈子的神州大地。
走在袁老无数次走过的小路上,周晓东特意拔了几株新抽出的稻穗,他想委托记者带到长沙,带到袁老的灵前。
“接下来我还是要做好南北方水稻优势结合的研究,这是袁老给我提过的方向,也是完成袁老先吃饱后吃好的目标。”在与袁老初遇的这条路上,周晓东再次说了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他在说给记者听,仿佛也是在说给袁老听,但这一次,他听不到那充满湖南口音的鼓励了。
先生千古,精神永存!
周晓东简介:
周晓东,1966年生,大学本科,全国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获得者,海南省“拥军模范”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为海南华光渔业有限公司总农艺师,主要从事“北稻南移”工作,经常跟袁隆平院士在田间进行技术交流。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慧膑“如果试验成功,将实现鱼藕共存,有利于带动农户双增收。”近日,在三亚市热科院崖州基地的一片水池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