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引领建筑业走向工业化,有利于推动劳动密集型民工转为技能型技术工人 新型技术呼唤新型人才
■本报记者孙慧通讯员杨洲
4月的海口江东新区,到处可见施工建设的火热场面。走进海口金融中心项目,工地干净整洁,虽然车辆来往热闹,可并没有见到有多少工人在施工现场干活。由于采用了装配式方式建造,部分工作已经转移到工厂里完成,项目施工现场工作效率提高,3天到4天就能“搭”出一层楼,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
装配式建造房子,部分部件在工厂完成再运送过来组装,这样对施工技术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就业岗位和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业内人士认为,装配式建筑作为新型的建筑建造方式,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组装,都是对过去传统建造方式的革命性改革发展,新型技术呼唤新型人才。
4月13日,在万宁市海建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吊装队操作手胡许颜坐在吊车里,操控着方向盘,把一块制作好的叠合板吊起,叠放在地面上,这些叠合板送到工地后,再精准拼装成墙面、楼板,组合成一栋装配式建筑。
“第一次见到装配式施工我就很震惊,后来了解到这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我就想把这种技术学到手,以后就靠技术吃饭。”胡许颜说,他曾经也在项目工地干过,后来选择了转岗。
“现在一进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现场,所有物料摆放井井有条,干净整洁,大家也觉得工作环境改善了许多。”中建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生产总监吴良仁说,以前施工现场到处都是水泥钢筋,灰尘、粉尘漫天飞,工人们灰头土脸,干活爬上爬下,也很耗体力。尽管建筑业工资相对较高,但选择来工地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在建筑行业,工人老龄化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是像放线工、木工、钢筋工这种需要长期积累经验的技术工种,更是短缺。
“建筑业今后不能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大势所趋。”海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亚春说,建筑业过去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建造方式粗放,工人技能素质较低。如今,建筑业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政府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建筑业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是建筑业转型升级以及应对人口红利淡出的必然选择。
“用装配式建造,施工现场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吴良仁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传统建筑方式以手工作业为主,存在生产效率低、建设周期长、质量通病等问题,而装配式建筑的各部件都在工厂预制,质量更有保障,工人们只像搭积木一般进行标准化操作即可。
不过,新技术也有更精准的新要求。比如装配式建筑预制部件的套孔要与预留的钢筋完全契合,必须保证零误差,这不仅需要工厂设计的模具精准到毫米以上,同时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对组装力量、时间的把控都要很精准。
“必须得持续加强学习,我们公司也会组织我们学习培训。”吴良仁说,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专业的学习培训必不可少,公司经常会组织学习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文件,或者参加行业观摩会,与其他行业人员交流等。
“以往一说起建筑业,给人印象就是又苦又累,年轻人愿意来工地就业的越来越少。现在新技术促进行业进步,未来年轻人在建筑业就业,可以到工地上,也可以到工厂里,大多都是机器操作,都不会像以前那么累人了,我相信会有更多人选择建筑行业。”吴良仁说。
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介绍,海南省正在编制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也是海南省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海南省要继续举办各类装配式建筑技术交流培训,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
(本报海口4月13日讯)
新闻推荐
办案民警付冠星(左一)与同事在讨论案情全媒体记者杨晓晖摄■本报全媒体记者杨晓晖孙新武“手铐戴上,不许动!”3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