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刷新海南蜻蜓监测纪录 好生态带来更多新物种 遇见海口羊山湿地“精灵”

海口日报 2020-08-20 08:14

①根茎呈横走状的邢氏水蕨。 ①③翅膀长、小腹短的红腹异蜻。 ③② ②脖颈长、羽毛白的小天鹅。④体态优美、特别的小杓鹬。 ④⑤在空中优美盘旋的白鹈鹕。 ⑤⑥摄影爱好者在羊山湿地拍摄。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⑥

日前,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团队在羊山湿地永庄水库附近开展监测时,一种翅膀长、小腹短且呈红色的蜻蜓突然出现在大家眼前。经专家认证,这是海南首次发现的蜻蜓品种——红腹异蜻。消息一出,国内媒体争相报道,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

与珍稀物种相遇,有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惊喜。从挺着“红肚腩”的红腹异蜻、中国水蕨属横走茎新物种的邢氏水蕨、嘴喙又细又长又弯的小杓鹬,到身姿优美的7只白鹈鹕……这些新物种、新品种的发现,是海口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持续向好的例证,也是海口深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的生动体现。随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口羊山湿地带给大家的惊喜将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龙易强

红腹异蜻

“这只蜻蜓有点不一样。”最先发现这只翅膀长、小腹短的蜻蜓,是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项目主任袁浪兴。7月29日晚上10时,袁浪兴和队友在羊山湿地永庄水库做两栖及爬行类动物监测项目时,一只停在树上的蜻蜓,引起了他的注意。

回家后,袁浪兴翻看《蜻蟌之地——海南蜻蜓图鉴》。在书的最后几页,他看到一种名叫“短腹异蜻”的蜻蜓和永庄水库发现的蜻蜓极其相似。为得到权威答案,袁浪兴联系了《蜻蟌之地——海南蜻蜓图鉴》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虫学博士张浩淼。

看过袁浪兴发过去的图片后,张浩淼给出了答案:“这是海南蜻蜓种类的新发现——红腹异蜻。”“目前,短腹异蜻已经改名为红腹异蜻,科研人员之前曾在云南、香港发现过。我们在海南调查蜻蜓的10多年中,并没有发现红腹异蜻的踪迹。”张浩淼介绍。

“因为蜻蜓的若虫期在水中,整个生活史与水密切相关,所以一直以来蜻蜓是业内评价湿地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物种。”据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所长卢刚介绍,本次监测发现的蜻蜓新纪录——红腹异蜻,不仅丰富了海南和海口动植物的本底资源,更为海南蜻蜓物种“户口簿”上添上了新成员,这说明了羊山湿地有很好的湿地生境,能给许多动植物提供栖息的场地。

水蕨属横走茎新物种

邢氏水蕨

东倒西歪长在水面,一眼看去并不好看。与长相亮眼、难得一见的红腹异蜻相比,这种羊山地区居民眼中普普通通的“水草”,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到羊山湿地展开植物调查后,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邢氏水蕨。

今年5月下旬,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hytotaxa上的一篇论文,引起国际植物学界的关注。这篇由上海辰山植物园蕨类植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组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宣布海口羊山湿地发现中国水蕨属横走茎新物种——邢氏水蕨,为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增添了新成员。

从当地居民眼中的普通“水草”,到中国水蕨属横走茎新物种,奇迹在与专家的巧遇中诞生。2019年初,上海辰山植物园召开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水蕨植物研究,该园研究团队来到海口羊山湿地对水蕨植物进行采样时,突然在羊山湿地娘娘庙附近看到一株形态特别的水蕨。

“目前已知的其他水蕨属植物,均为根状茎直立。海口羊山湿地这种水蕨的根茎却是呈横走状,显著不同于过去发现的水蕨属其他植物类群。”上海辰山植物园研究员严岳鸿介绍。

经研究发现,该水蕨是水蕨属植物基部的独立分支,与水蕨属其他所有类群构成姐妹类群,确认是尚未发现的水蕨属新物种,后被命名为邢氏水蕨。

据了解,邢氏水蕨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目前已知分布在海口羊山湿地的娘娘庙、将军山及定安久温塘等少数具有流水习性的淡水湿地。因产地面积较小,且面临着严峻的人为干扰现状和灭绝风险,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等级评估标准,被列为易危物种。

现身五源河系海口首次记录

小天鹅

“长长的脖颈,白色的羽毛,开始我以为是谁家的鹅呢,哪知道它还会飞。”2019年年底,海口市秀英区琼华村村民谭胜利,在位于羊山片区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了一只不同寻常的“鹅”。

经过观察,谭胜利发现它每天早上6点左右出现在五源河觅食,傍晚6点飞走。作息严格的“小家伙”,引起了谭胜利的兴趣,他用手机拍下照片。经过专家确认,才知道这是只小天鹅,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当时,我也去五源河看了,这确实是只小天鹅。”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天鹅一般在华东地区和长江中下游一带越冬,在华南地区只发现有少量的越冬记录。这一次,是海口首次记录到小天鹅。从外表羽毛判断,这只小天鹅应该“未成年”。

据了解,小天鹅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它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等地,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农田原野。2019年12月11日,儋州曾有护林员发现一只小天鹅出现。

“2019年海南省发现的这两只小天鹅,是海南第一次记录到小天鹅物种。”长期关注海南生态环境的卢刚指出,小天鹅的出现说明海南有非常优良的湿地生境,给这种大型的鸟类提供栖息之地;更主要的是,得益于海南生态监测力量的加强。近年来,随着专业监测力量的加入,以及志愿者的长期监测,海南已发现了许多新的物种。

身长30厘米已属最小体型

小杓鹬

2019年5月,海南观鸟会“鸟友”dima(网名)在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昌明村附近拍摄到了小杓鹬的视频。这是海口首次发现小杓鹬记录。

“本来是想来拍一下普通燕鸻育雏的经过,却碰上了它。”去年5月5日,dima带着相机和望远镜在昌明村附近溜达,准备去拍些“老朋友”照片时,突然一只小鸟飞起来,脖子很长,体态很优美,与以往见到和认识的鸟有所不同,立即吸引了她的兴趣。

于是,当天晚些时候,dima将拍摄到的视频截图,发到“海南观鸟会”微信群中,请大家一同辨认。“小杓鹬?好像是海口新记录啊。”卢刚当时在群里回复后,微信群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瓜菜地里发现的小鸟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

小杓鹬属于鸻形目鹬科的涉禽,体长30厘米左右,是体型最小的杓鹬。一般冬季出现在沿海地区,在海南为春季过境鸟。卢刚说,小杓鹬在海南的记录很少,只有两三次左右的记录,在海口更是首次被记录到。

这只发现的小杓鹬不仅刷新了海口鸟类纪录,在媒体报道后,关于它名字中“杓”字的读音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这个字念"biāo"还是"sháo"”“两种读音都可以”“"sháo"顺口一点”“是多音字,但是在鸟类这里一般读"sháo"”“不同的读音,可以看出是哪一代的"鸟友"”……海南观鸟会微信群里的观鸟爱好者,对“杓”字的读音有着不同看法。海南观鸟会会长程成认为,虽然在权威的鸟类名录里只有“杓”字,并没有标注读音,不过一般大家读作“sháo”。

身形优美的大型水禽

白鹈鹕

时而空中盘旋展示美丽身姿,时而水中觅食大饱口福。2019年年初,海口羊山湿地片区的美仁坡村委会迎来“神秘客人”白鹈鹕。7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鹈鹕的到来,成了当地居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的眼球。

7只白鹈鹕中,有4只是成鸟,羽毛呈粉白色;3只是亚成鸟,羽毛杂有灰色。优美动人的白鹈鹕在给人带来惊喜的同时,也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保护白鹈鹕,美仁坡村委会在辖区内成立8个农民护鸟队,每个护鸟队由4名至5名村民组成,24小时监测白鹈鹕的踪迹和保护它们的安全。

据了解,白鹈鹕是大型水禽,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早在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着“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

可惜的是,这种大型水鸟在如今已经不常见,目前国内只分布在新疆西部及天山、青海湖及四川、甘肃交界地区的局部水域,属于冬候鸟。此外在河南、福建、安徽、内蒙古有过迷鸟记录。白鹈鹕在欧洲东南地区繁殖,主要越冬地在亚洲西南部至非洲。

这是海南首次白鹈鹕记录。白鹈鹕为何来到海南,又选择停留在羊山地区的美仁坡辖区内?专家认为,可能是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能够满足白鹈鹕的生存需求,因此留下了这7只精灵的倩影。

新闻推荐

省人民医院开通监督服务热线,接诉即办24小时不“打烊”963399欢迎来“挑刺”

963399热线话务员倾听患者来电。(医院供图)■本报记者马珂通讯员冯琼“到医院体检需要走哪些流程?”“我这种病...

SSI ļʱ
SSI ļʱ
相关阅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